因為宮鬥劇持續發燒,羽杉默默當了很久的劇迷,每次追劇時,總是有個疑問:為什麼宮鬥劇這麼紅?

然後發現有人對宮鬥劇做了一些歸納整理,所以就放上來和大家分享啦~

甄嬛傳.jpg


《「宮鬥劇」的文化本質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顧名思義,「宮鬥劇」中幾乎所有的故事都發生在與世隔絕的後宮中,「鬥」是其核心情節和敘事重心。
而在這個爾虞我詐的戰場上廝殺的,是一群原本嬌弱的貴族女性。她們拼死爭鬥的目標只有一個:皇帝的雨露和恩寵。
在這些後宮女子的人生中,只要是為了爭寵和固榮,一切手段與權謀都被認為是合理的。
故事中的所有人物都表現出對這種價值觀的絕對認同,沒有質疑和反叛,沒有對與錯、善與惡的區分,
所異者只有手段的高下與計謀的成敗,以及由此帶來的命運的迥然分野。但即便如此,這些智計百出的女子在強大的男權和君權面前,

仍然是不堪一擊的。她們的得勢與失寵,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間。尊貴如皇后、貴妃,渺小如宮女,都不過是帝王手中的一顆棋子。
身處其中的女性,因而對自身的險惡處境有著強烈的危機意識和高度的敏感,種種拿不上檯面的陰狠伎倆,
正是她們在「鬥爭」中尋找到的應對之策。換句話說,她們不過是在重演「以惡制惡」的套路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從本質上看,「宮鬥劇」屬於娛樂至上的「戲說歷史」,雖然不承擔再現真實的任務,但也存在著如何選擇和利用歷史資源的問題。
換句話說,電視劇想像力的匱乏和創作水準的低下,只是宮鬥題材重複出現的表面原因,更為深層和隱藏的因素,
則與我們面對歷史的態度密切相關。事實上,「宮鬥劇」不過是類型劇的一種。

在「宮鬥劇」盛行之前,宮廷題材歷史劇主要表現為兩種類型。以《雍正王朝》、《康熙王朝》、《漢武大帝》為代表的「帝王系列」,
著力展示當權者稱霸天下的雄心和治理江山的艱難,重在塑造開疆拓土、守業有成的明君和廉政清明、以民為先的能臣,
與主流意識形態重塑國家和民族認同感的精神籲求一脈相承。而以《康熙微服私訪記》、《鐵齒銅牙紀曉嵐》為代表的「戲說系列」,
則延續了古已有之的「明君清官俠客夢」的敘事模式,其中隱含著強烈的現實針對性和批判性。
即便是備受爭議的《還珠格格》,也不乏追求自由、蔑視權貴的動機與心理訴求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就其審美接受效應的本質看,「宮鬥劇」中所呈現的文化心態和價值觀念,暗合了當今社會成功至上、唯金錢論、
男性中心等潛在的社會心理。例如,商業社會中越來越強大的男性話語權,就有意無意地鼓勵女性學習後宮嬪妃的「隱忍」與「奉獻」,
促使她們按照男性的意願,而不是女性的獨立意識來塑造自己。
而後妃娘娘們施展各種手段去爭寵,則與當下社會中複雜的男女關係頗為相似,甚至其「高明」的手段可資借鑒。

至於那些人情算計和權利博弈,又有和所謂職場政治對號入座的可能。無論是情場還是職場,古代的後宮紛爭一旦和這些現實情境掛鉤,
一系列「宮鬥」作品,也就順理成章地轉變為白領女性的「心靈雞湯」和人生教科書了。

如懿傳.jpe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動詞動吃的羽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