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irl-2940655_1920.jpg

那天有人問我,在這個Youtuber當紅,大家喜歡影音勝於文字的時候,為什麼會想創立痞客邦?

言下之意是Blogger、Xuite、痞客邦,都有點過時了。

我當下心裡的想法是,就是因為很多人已經不習慣看有很多文字的東西啊!

 

其實當初創立這個痞客邦,不是想要當部落客或想紅,只是單純地想要有個空間,說說自己想說的話,

偶爾有人來看看,如果認同或覺得內容挺不錯,可以留言與我討論,甚至你關注我、我關注你,僅此而已,

說穿了就是想要有個屬於自己的同溫層(燦笑

 

有感於Facebook、Instagram等這些社交媒體,已經被一些長輩或可能不是那麼討喜的人所攻陷,

越來越不能講心裡話,言論和行蹤彷彿都被攤在陽光下,

於是申請一個帳號,在自己建立起的空間裡,發自己想發的文,抒發對某些事的看法,這樣的想法油然而生。

唉,我們所處的時代和地方,應該是言論極其自由的啊!

伏爾泰曾說:「即使不認同你的觀點,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。」即使不認同對方的看法,

也不能斷章取義、大作文章,然而現在大部分的社群媒體,總有些不太理性的人,

看到與自己「不同掛」的想法或發文,便見獵心喜,截圖廣傳,

更甚者已經接近網路霸凌了,使當事者承受莫大的壓力,

因此實在不想冒著這種風險,在如此公開的地方發表自己的真實想法;

另外一點就是來自長輩的壓力,我不能說他們思想守舊或不懂得尊重別人,

這樣有點一竿子打翻一整船的人,畢竟他們的出發點可能真的都是為你好時,

唉,真不知道該怎麼說……

每當你發了文或者分享的某些文章,與他們的理念牴觸,

接著他們不分青紅皂白(甚至不管現在幾點鐘)打來「關切」時,真的只能扶額……腦殼疼啊,

至少在這裡,就算留言的內容有點offend me(目前還沒有發生),我還是可以選擇性忽視,

至少不會有人大半夜打來「關心」我發的文吧(菸

 

可能有人會說這根本就是「情緒勒索」可是當對方是我的至親時,我不忍將他們全部標籤化,

只是有時溝通實在太耗時費心力,效果又微乎其微,所以現在我幾乎不發文在FB、IG等社群媒體上了,

That's why I am here.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動詞動吃的羽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